RM新时代官方网站

  • 醫院生活污水回用處理工藝

    2021-07-28 10:53:44 1

      醫院生活污水排放量大,若將生活污水處理后再生利用,既可減少對周?chē)w的污染,又可為醫院節省自來(lái)水的使用量,具有很大的經(jīng)濟價(jià)值。醫院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化學(xué)需氧量(COD)、五日生化需氧量(BOD5)、懸浮顆粒物(SS)、氨氮、病原微生物等,常采用以沉淀+生化法+消毒為主的三級處理工藝。生化法常用的處理工藝有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、生物接觸氧化法等,其中活性污泥法容易發(fā)生污泥膨脹和污泥流失,泥齡難于控制,且受水溫等條件限制,分離效果不十分理想、生物膜法有對場(chǎng)地要求嚴格,負荷率低,容易產(chǎn)生濾池蠅等缺點(diǎn)、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(shù),在污水處理中穩定性相對較好。消毒工藝段通常采用液氯(Cl2)、次氯酸鈉、二氧化氯(ClO2)、紫外線(xiàn)等作為消毒劑,研究表明,0.50mg?L的Cl2、次氯酸鈉作用5min后殺菌率最高可達75%、0.5mg?L的ClO2作用5min后即可殺滅99%以上的異養菌,且ClO2不與水體中的有機物作用生成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(zhì),無(wú)致癌、致畸、致突變作用、相對于氯消毒,紫外線(xiàn)對孢子、孢囊和病毒等耐受性高的病原微生物處理效果不好,不易做到在整個(gè)處理空間內輻射均勻,存在有照射陰影區、設備造價(jià)高和壽命短等缺點(diǎn)。

      天津市某專(zhuān)科醫院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原采用活性污泥法+次氯酸鈉消毒工藝,出水不能達到GB?T18920―2002?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(zhì)?回用水質(zhì)標準。為提高出水水質(zhì)使其達到回用標準,針對該醫院水質(zhì)特征,提出采用預處理+接觸氧化+高效沉淀+過(guò)濾消毒工藝對污水進(jìn)行處理。筆者在小試試驗確定該工藝最佳參數的基礎上,按此工藝對該醫院污水處理設施進(jìn)行升級改造,使污水處理后出水水質(zhì)穩定達到GB?T18920―2002回用水水質(zhì)標準,以期為同類(lèi)污水處理設施的工藝升級改造提供借鑒。

      一、材料與方法

      1.1 醫院生活污水

      以天津市某專(zhuān)科醫院門(mén)診、宿舍等生活污水為研究對象,由于該生活污水排入專(zhuān)門(mén)的化糞池,因此取化糞池污水用于試驗,其水質(zhì)指標見(jiàn)表1。由表1可知,該醫院生活污水BOD5?COD為0.44,大于0.30,污水可生化性較好、水質(zhì)指標總大腸菌群數較高,需進(jìn)行消毒處理。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1.2 污水處理工藝

      根據該醫院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較好、生物脫氮效果好的特點(diǎn),采用預處理+生物接觸氧化+高效沉淀+過(guò)濾消毒工藝對污水進(jìn)行處理(圖1)。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1.2.1 預處理

      包括格柵、集水池、調節池、一沉池。在集水池進(jìn)水口設置格柵,以去除水中大量的懸浮物和漂浮物,保證后續污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。由于醫院生活污水用水量和排入污水中雜質(zhì)的不均勻性,污水流量和濃度在一晝夜內有較大變化,為均衡污水水質(zhì)與水量,設置了調節池,該調節池分隔為2個(gè)部分,分別設置穿孔管攪拌和曝氣裝置,根據系統運行情況調整污泥回流比,以保證系統中有機物、氨氮等去除效果的穩定。

      1.2.2 生物接觸氧化

      生物接觸氧化法可通過(guò)控制活性污泥的污泥負荷(F?M),提高有機物去除率和脫氮率,降低污泥產(chǎn)量。采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工藝:一級接觸氧化池內F?M高,微生物增值不受污水中營(yíng)養物濃度制約,處于對數增殖期,生物膜增長(cháng)快,保證有機物的去除和脫氮效率、二級接觸氧化池內F?M低,微生物增殖處于減速期或內源呼吸期,硝化菌占比較高,硝化反應可充分進(jìn)行,同時(shí)有效降低污泥產(chǎn)量。

      1.2.3 高效沉淀池

      根據進(jìn)水水質(zhì)情況,在高效沉淀池加入混凝劑聚合氯化鋁(PAC)、助凝劑聚丙烯酰胺(PAM),采用多點(diǎn)污泥回流措施,保證氨氮和SS的去除率。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合反應區、絮凝反應區、澄清區,在混合反應區加入PAC,靠攪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、藥劑、原水的快速凝聚反應、在絮凝反應區加入PAM,進(jìn)行慢速絮凝反應,以結成大的絮凝體。

      1.2.4 過(guò)濾與消毒

      過(guò)濾系統有效保證BOD5、SS的去除效果,降低消毒劑的用量,保證出水水質(zhì)、消毒工藝采用ClO2發(fā)生器,該發(fā)生器采用化學(xué)法生成ClO2,對污水和污泥進(jìn)行消毒,殺菌率超過(guò)99%。

      1.3 工藝參數確定

      1.3.1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參數

      在50L的塑料桶中掛入1組直徑為125mm的彈性立體填料,加入城市污水處理廠(chǎng)二沉池污泥20L進(jìn)行接種掛膜。掛膜成功后,采用預處理后的污水作為進(jìn)水,水質(zhì)指標CODCr為197.1~246.4mg?L,BOD5為98.6~123.2mg?L,SS濃度為68.8~85.0mg?L,氨氮濃度為30.2~41.8mg?L,總大腸菌群數大于18000個(gè)?L。在控制溫度等其他條件不變時(shí),分別進(jìn)行氣水比、容積負荷、pH對BOD5和氨氮去除率的影響單因素試驗。

      1.3.1.1 氣水比

      為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,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需提供充足的溶解氧(DO),以保證有機物的正常氧化,而氣水比直接影響反應器中DO濃度。在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,進(jìn)水流量為6.25L?h,溫度為20~26℃的條件下,設置氣水比分別為5∶1、10∶1、15∶1、18∶1,研究其對污水中BOD5、氨氮去除的影響。

      1.3.1.2 容積負荷

      在污水pH為7.0,氣水比15∶1時(shí),設置容積負荷分別為0.15、0.30、0.50、0.80和1.00kg?(m3/d),即對應的進(jìn)水流量分別為1.875、3.750、6.250、10.000和12.500L?h,水力停留時(shí)間分別為24.0、12.0、7.2、4.5、3.6h,研究容積負荷對污水中BOD5、氨氮去除的影響。

      1.3.1.3 pH

      在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,氣水比15∶1時(shí),設置pH分別為6.0、6.8、7.0、7.5、8.0、8.5和9.0,研究其對污水中BOD5、氨氮去除的影響。

      1.3.2 高效沉淀池工藝參數

      采用六聯(lián)攪拌裝置,在1000mL燒杯中進(jìn)行混凝試驗,考察單獨投加PAC、聯(lián)合投加PAC與PAM情況下,混凝劑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。

      1.3.2.1 PAC

      取接觸氧化池出水(SS濃度為87mg?L),分別加入10、12、15、18和20mg?L的PAC,混合3min,靜置沉降30min后,取上清液測定SS濃度。

      1.3.2.2 PAC+PAM

      取接觸氧化池出水(SS濃度為87mg?L),加入15mg?L的PAC,快速攪拌3min,混合均勻,然后加入PAM并慢速攪拌8min,沉淀30min,取上清液測定SS濃度。

      1.3.3 消毒池工藝參數

      以高效沉淀池的出水為研究對象,在1000mL的燒杯中,分別投加5、10、15和20mg?L(以有效氯計)的ClO2,接觸時(shí)間為1h,檢測進(jìn)水(高效沉淀池出水)及消毒后出水的總大腸菌群數,分析消毒前后總大腸菌群數變化。

      1.4 指標檢測方法主要水質(zhì)指標檢測方法見(jiàn)表2。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二、結果與討論

      2.1 工藝參數確定

      2.1.1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參數

      2.1.1.1 氣水比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生物接觸氧化在不同氣水比時(shí)BOD5、氨氮的去除率見(jiàn)圖2。由圖2可知,隨著(zhù)氣水比的增加,BOD5去除率變化幅度不大、而氨氮去除率隨氣水比增加明顯增大。當氣水比為5∶1、10∶1時(shí),由于曝氣量不足,使硝化菌生長(cháng)繁殖可利用氧量不足,成為硝化反應的限制因素,造成氨氮去除率不高、當氣水比為15∶1、18∶1時(shí),由于可利用氧量充足,滿(mǎn)足硝化菌的需要,氨氮去除率明顯提高。從經(jīng)濟方面考慮,確定最佳氣水比為15∶1。

      2.1.1.2 容積負荷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在不同容積負荷下生物接觸氧化對BOD5、氨氮去除率見(jiàn)圖3。由圖3可知,容積負荷由0.15kg?(m3/d)增至0.8kg?(m3/d)時(shí),BOD5去除率保持在94.8%左右、容積負荷超過(guò)0.8kg?(m3/d)時(shí),BOD5去除率快速降低。容積負荷對氨氮的影響與BOD5差異較大,容積負荷為0.15kg?(m3/d)時(shí),氨氮去除率高達99.9%,但隨著(zhù)容積負荷的增加,氨氮去除率快速下降。這是因為容積負荷增加造成水力停留時(shí)間減小,使微生物與污水中污染物接觸時(shí)間減少,而硝化細菌世代更新時(shí)間較長(cháng),留給硝化細菌降解氨氮的時(shí)間不充足,致使氨氮的去除率降低,當容積負荷過(guò)高時(shí),使同步硝化受到抑制。在較低容積負荷時(shí)〔<0.5kg?(m3/d)〕,BOD5、氨氮均有較好的處理效果,在工程應用中由于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較0.30kg?(m3/d)節約了1?3的池體容積,綜合考慮出水水質(zhì)與工程投資成本,容積負荷以0.50kg?(m3/d)為宜。

      2.1.1.3 pH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進(jìn)水pH對氨氮、BOD5去除率的影響見(jiàn)圖4。由圖4可知,進(jìn)水pH變化對BOD5去除率影響較小,但對氨氮去除率影響較大。當進(jìn)水pH從6.0增至7.0時(shí),氨氮去除率明顯升高、pH為7.0~8.0時(shí),氨氮去除率趨于穩定、pH>8.0時(shí),氨氮去除率略有降低。進(jìn)水pH對氨氮去除率的影響與硝化菌活性相關(guān),pH>8.0或pH8.0時(shí),NH+4的電離平衡使NH3濃度迅速增加,由于硝化菌對NH3較為敏感,會(huì )影響硝化速度、pH

      2.1.2 高效沉淀池工藝參數

      2.1.2.1 PAC投加量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不同PAC投加量時(shí)污水中SS去除率變化如圖5所示。由圖5可知,SS去除率隨PAC投加量加大而提高、PAC投加量超過(guò)15.0mg?L時(shí),增加PAC投加量,SS去除率呈下降趨勢。確定PAC最佳投加量為15.0mg?L。

      2.1.2.2 聯(lián)合處理時(shí)PAM的投加量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PAC+PAM聯(lián)合處理時(shí),PAC投加量穩定在15.0mg?L,不同PAM投加量下污水中SS去除率變化如圖6所示。由圖6可知,隨著(zhù)PAM投加量的增加,SS去除率明顯增加、PAM投加量超過(guò)1.0mg?L時(shí),SS去除率穩定在95%左右。

      采用PAC+PAM聯(lián)合處理方式,PAC投加量為15.0mg?L,PAM投加量為1.0mg?L時(shí),SS去除率較穩定。

      2.1.3 消毒池工藝參數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不同ClO2投加量時(shí)總大腸菌群數如表3所示。由表3可知,ClO2投加量高于12mg?L時(shí),消毒后出水總大腸菌群數可被控制在1個(gè)?L以下,總余氯濃度保持在1.5mg?L。確定ClO2最佳投加量為12mg?L。

      2.1.4 最佳工藝條件

      通過(guò)小試試驗確定的最佳設計參數: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,pH為7.5~8.0,氣水比為15∶1,投加PAC+PAM(PAC、PAM投加量分別為15.0、1.0mg?L),同時(shí)采用12mg?L的ClO2對出水進(jìn)行消毒。

      2.2 工程應用及效果

      在天津市某專(zhuān)科醫院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中,采用預處理+生物接觸氧化+高效沉淀+過(guò)濾消毒工藝進(jìn)行設計,生活污水設計水量為2000m3?d。于2014年8月完成工藝升級,9月進(jìn)行運行調試,10月穩定運行,此時(shí)該工程最佳運行工況: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,pH為7.8左右,氣水比為17.5∶1.0,聯(lián)合投加PAC+PAM(PAC、PAM投加量分別為21.0、0.8mg?L),ClO2投加量為12mg?L。于2014年11月對進(jìn)水、出水水質(zhì)進(jìn)行監測,結果見(jiàn)表4。由表4可知,出水主要指標均達到GB?T18920―2002回用水沖廁水質(zhì)要求。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污水處理設備__全康環(huán)保QKEP

      三、結論

      (1)針對醫院生活污水特點(diǎn),采用“預處理+接觸氧化+高效沉淀+過(guò)濾消毒”工藝進(jìn)行處理,小試試驗確定其最佳工藝條件: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,pH控制在7.5~8.0,氣水比為15∶1,聯(lián)合投加PAC+PAM(PAC、PAM投加量分別為15.0、1.0mg?L),ClO2投加量為12mg?L。

      (2)采用“預處理+接觸氧化+高效沉淀+過(guò)濾消毒”工藝,對天津市某專(zhuān)科醫院生活污水進(jìn)行升級改造,工程規模為2000m3?d,穩定運行時(shí)工程最佳運行工況:容積負荷為0.50kg?(m3/d),pH控制在7.8左右,氣水比為17.5∶1.0,投加PAC+PAM(PAC、PAM投加量分別為21.0、0.8mg?L),采用ClO2發(fā)生器產(chǎn)生的ClO2進(jìn)行消毒(投加量為12mg?L,接觸時(shí)間為1h)。處理后出水達到GB?T18920―2002回用水沖廁水質(zhì)要求。(來(lái)源:核工業(yè)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;中國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)

    聲明:素材來(lái)源于網(wǎng)絡(luò )如有侵權聯(lián)系刪除。


    RM新时代官方网站
  • rm新时代爆单 新时代手机平台官网 RM新时代正规网址 rm新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新时代官方下载 RM新时代新项目 新时代app官方版下载 rm新时代靠谱吗 RM新时代|首入球时间 RM新时代官方网站|首入球时间